隨著科技的發展,微量注射泵在急診、重癥監護病房、甚至普通病房的應用越來越普遍,因其能夠勻速、微量、持續、準確地將藥物注入體內,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。智能輸注設備的應用彌補了傳統手工輸注的誤差和不確定性,促進了臨床注射藥物的快速發展。
由于我國缺乏微量泵臨床使用的統一標準,而各個醫院使用的產品廠家眾多,操作界面不一,給臨床護理人員標準化執行帶來了一些困擾。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微量泵使用中常見報警的處理方法。
1、空氣栓塞
微量注射泵沒有空氣報警設置,所以在每次配置藥物或更換藥物時必須排凈空氣,防止發生空氣栓塞。
2、管道堵塞
在臨床工作中,常常會遇到藥液外滲到一定程度,管道堵塞達到一定的時間,會產生一定的阻力,注射泵就會顯示阻塞報警。護理人員要及時巡視患者,發現阻塞原因,及時解除,如果堵管時間不長,可用1ml注射器抽吸血凝塊,若堵管時間長,1ml注射器抽吸不見效時,則需更換靜脈置管。
3、靜脈回血
微量泵注射速度過低時或靜脈壓力升高時,會有靜脈回血的現象發生。有研究顯示,以3ml/h的速度泵入硝酸甘油時所有病人出現回血現象,以4ml/h的速度泵入硝酸甘油時94.44%的病人出現回血現象,以3mL/h的速度靜脈泵入硝酸甘油和以4ml/h的速度靜脈泵入硝酸甘油出現回血的比例無差別;而以5ml/h的速度泵入硝酸甘油時94.11%的病人不出現回血現象,但有回血趨勢。因輸液管路具有一定的順應性,所以會導致阻塞報警延遲,護理人員不能及時發現阻塞,給治療效果和病人帶來一定的影響。
護理人員一旦發現靜脈回血,要根據注射藥物的性質和回血量處理,如果注射的藥物是硝酸甘油、胰島素、生長抑素等藥物不能直接按快進鍵,要根據回血量選擇用生理鹽水沖進回血或者直接更換輸液管道。對給藥速度要求不嚴或回血量極少的可直接按快進鍵。